99學年度【科技藝術專題演講】
講題:跨領域互動表演創作探討 -以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The Study of Interactive Perfomance Art –As for Example of Lin Pey Chwen Digital Art Lab.
講者:林珮淳 (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(所)專任教授、數位藝術實驗室主持人、新媒體藝術家)
時間:99/11/15 (一) 10:30AM
地點:台北藝術大學研究大樓3F 多媒體會議室(R307)
演講者介紹:
獲有澳大利亞國立沃隆岡大學藝術創作博士,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(所)專任教授暨數位藝術實驗室主持人 – 林珮淳教授曾擔任國內外數位藝術研討會、競賽、座談會與論壇等之評審與貴賓,如國美館兩屆國際數位大展”漫遊者”及”快感”與One dot Zero國際影像研究會座談貴賓;台北國際數位藝術節評審及座談會主持人;大墩獎數位藝術類評審召集人;KT科技與藝術獎互動類評審;上海國際電子藝術節及國內外各大專院校專題講座,及主辦2007「“Boom!”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(Boom! An Interplay of Fast and Frozen Permutation in New Media)」新媒體藝術展覽。2006年曾帶領實驗室成員參加澳洲國家國立大學「新媒體藝術工作營」、2007年第一屆上海電子藝術節、2008年參與紐約Crossing Art藝術中心「Back to the Garden」展覽、2008年義大利404國際電子藝術節、2008年第二屆上海電子藝術節展覽及研討會。
作品也被收錄於多本重要的當代藝術史書籍及著作,如陳瓊花的國科會研究女性播種者—「藝術家/研究者/教師三位一體」的生命、藝術與性別意識葉謹睿的《數位美學》及《數位藝術概論》、徐文琴的《台灣美術史》、公共電視電視專輯「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」DVD光碟、顏娟英、黃琪惠、廖新田的《台灣的美術》、孫立銓的《台灣當代美術大系》、謝東山的《台灣當代藝術》、姚瑞中的《台灣當代裝置藝術》、陸蓉之的《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》等。
林珮淳的創作主題與內容乃源自於對生命的體認、感動與信仰,從1990年加入二號公寓團體的抽象系列到《蛹》與《女性詮釋系列》;1993-1996因留學澳洲深受西方女性主義的衝擊,而創作了一系列對性別、文化、歷史及社會的批判,作品如《相對說畫》、《經典之作》、《窗裡與窗外》、《向造成228事件的當局者致意》與《美麗人生》等之系列。又因1999年的921大地震以及蒙列國先知洪以利亞的開啟,而開始展開全新的「回歸大自然」系列,企圖以「非自然」的壓克力媒材與數位圖像創造人造自然,以再現「都會文明」的艷麗、生硬與不自然,如《生生不息、源源不斷》、《景觀、觀景》、《寶貝》、《蛹之生》與《城市母體》等;又在《溫室培育》、《捕捉》、《標本》、《夏娃Clone#2》與《創造的虛擬》等系列中,以科技的符號、數位影像與電腦互動程式,再現「科技文明」的冷漠與「人工生物」的虛幻,藉以反諷人類所創造的自然與生命是虛擬且永遠無取代創造主的。